兵荒马乱做标书
每次做标书去投标都是兵荒马乱,折腾一队人马,技术标,商务标兵分两路,交给俩信得过的干将,再比对历史记录,东拼西凑,整理格式,也要一两天才能完成了一份标书。
一位客户说:“因为我们投标实在是不专业,直接投标的情况也不多,每次都是忙乱。但我见过和听过的其他投标故事,多半也是如此。所以后面我选择了品印科技,真的很专业,全程只需要我们协助提供资料。评标现场很紧张,没想 到最后我们是最高分,很感谢品印科技。”后来,这位客户只要一有标书就会找我们做。
有些公司在大型投标截止前几天,会召集所有人员回公司,一起加班几天,确切的说是通宵几晚,最后一天装订成册,再飞去现场,有些资料太多,要几个人抬过去才行。
现在好像有些变革,进步了一点点,有些投标只要上传电子版即可,这就省了很多人力物力,效率也高多了。
上次一位客户的商务标,他的同事竟然把他们公司的财务报表贴成其他公司的了,当然那个同事是出名的不靠谱,极品来着
再说一遍,做完标书后,一定核对招标要求,反复检查废标条款和加分项,关键的地方一定不能出错。
个人认为格式也很重要,大部分内容是没人看的,但一眼扫过去,赏心悦目最好,至少不能恶心别人。自认为是个额外的加分项,能体现出你投标的用心。
感觉大趋势是招标越来越不可控,即暗箱操作的难度会越来越高,指望像传说中几家围标完全控盘的难度很大。
招标越来越规范,也就要求我们要更加专业和全面
。
现在想中标,一定是综合性因素,有明显弱点,多半很难中标。
所以品印科技一直在不断的提升自己,不断的提升标书的质量。
越是大型项目,内部越复杂,甲方不同的人有各种不同的倾向,很难平衡。同时在标书上别犯低级错误。
确实有很多非常重要的投标,因为一些小细节被废标的,冤不冤?
价格也很关键,有些公司把控得非常好,投标价格只有关键的一两个人知道,毕竟这是最核心的内容。
前几年还听说过的故事是,有竞争对手会安排人守在路上,制造事故,阻止投标的。还有收买商务等内部人员,了解投标报价的。有点碟中谍或教父那种味道,不过都是为了利益,多半也差不多。
人性在利益面前,总会有千奇百怪的表现。
- 上一篇:为什么不是任何项目都要招标?
- 下一篇:打造“一网一库一平台+大数据应用”交易模式